9月23日,一则动态悄然登上热搜——92岁的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张图片,宣布自己担任短剧《济公之冒牌降龙》的艺术指导。消息一出,瞬间引发全网关注。许多网友感慨:“爷叔宝刀未老!”也有人疑惑:为何年过九旬仍坚持投身创作?这位曾以“济公”一角影响几代人的老艺术家,究竟有着怎样的执着?
“定海神针”再出山
随着《济公之冒牌降龙》官方微博转发并称游本昌为“定海神针”,这部短剧的期待值被瞬间拉满。尽管游本昌此前透露不再亲自出演,而是退居幕后指导新人,但他的参与无疑为作品注入了灵魂。据悉,该剧计划以竖屏短剧的形式呈现,旨在用轻量化内容吸引年轻观众,让“济公精神”在新时代延续生命力。
这一选择背后,是游本昌对艺术传播方式的敏锐洞察。近年来,短剧市场爆发式增长,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。游本昌的加入,不仅是对作品艺术性的保障,更是一种态度:经典IP的创新传承,需要平衡娱乐性与深度。他曾说:“济公不是神话,而是一种破枷锁、求自在的精神。”这种精神,恰恰与当下年轻人追求个性解放的心态不谋而合。
从“济公”到“爷叔”:一场跨越时代的共鸣
游本昌的艺术生涯,本身就是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。1985年,52岁的他因电视剧《济公》一举成名,那句“鞋儿破,帽儿破”的洒脱形象成为时代记忆。然而很少有人知道,此前他已在话剧舞台默默耕耘数十年,甚至因时代原因一度被迫转行。
2023年,90岁的游本昌凭借《繁花》中的“爷叔”再度翻红。剧中他饰演的老克勒沉稳睿智,一句“生意要做,牌坊也要立”的台词被观众奉为金句。从济公的癫狂到爷叔的克制,游本昌用半个世纪证明了:好演员从不被年龄定义。更难得的是,他始终保持着对创作的敬畏。在《繁花》拍摄期间,他每天提前数小时到片场准备,甚至为一句台词反复琢磨十几遍。导演王家卫感叹:“他让‘爷叔’有了历史的重量。”
荣誉等身,却从未停止学习
2021年至2024年,游本昌接连荣获中国国家话剧院“终身荣耀艺术家”、金鹰奖“终身成就艺术家”等重磅荣誉。然而面对光环,他始终谦逊。今年10月获得金鹰奖时,他站在台上说:“我不是什么大师,只是一个愿意永远学习的小学生。”
这种“小学生心态”正是他艺术生命的源泉。92岁的他至今坚持每日阅读、看剧、研究新媒体技术。他曾给年轻人建议:“努力,永远要学习……学习就不迷茫。”这句话或许也是他自身的写照——面对短剧这一新形式,他主动研究竖屏拍摄逻辑,甚至调侃要“和年轻人抢手机看剧”。在流量至上的时代,游本昌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艺术家,永远站在时代的前沿思考。
济公精神的当代回响
游本昌与济公的缘分,早已超越了一个角色。他曾说:“济公的破扇子扇的是封建礼教,而今天,我们要扇掉的是内心的束缚。”这种将经典与当下联结的智慧,或许正是他投身短剧的深层动机。当传统艺术面临受众断层时,他选择主动拥抱变化,而非固守辉煌。
有观众感叹:“游本昌自己就是济公精神的化身——打破年龄限制,活出自在通透。”如今,越来越多的老艺术家通过短视频、直播等方式焕发第二春,但游本昌的独特之处在于,他始终聚焦内容本身的价值。正如他所说:“艺术不能讨好观众,要引领观众。”
结语92岁的游本昌,依然在艺术的路上奔跑。他的新尝试,不仅是一部短剧的诞生,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实验。当济公的破扇扇向短视频时代,我们或许会看到:经典从未老去,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,继续照亮人心。
编辑:李慧
一审:李慧
二审:汤世明
三审:王超
万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